1. <tbody id="pm3nw"></tbody>
        1. <tbody id="pm3nw"></tbody>
        2. <tbody id="pm3nw"></tbody>
        3. <progress id="pm3nw"></progress>
          天緣知識 > 生活 > 正文

          ?張騫怎么念(張騫 讀音)

          2024-01-27 07:44 來源:天緣知識 點擊:

          張騫怎么念(張騫 讀音)

          張騫

          張騫(前164年―前114年),字子文,漢中郡城固(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)人,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、旅行家、探險家,絲綢之路的開拓者,故里在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。

          漢武帝元鼎三年(前114年),張騫病逝于大漢帝都長安,歸葬漢中故里。

         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,建元二年(前139年),奉漢武帝之命,由甘父做向導,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,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,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,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。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"鑿空",意思是"開通大道"。

          初使西域

          莫高窟三百二十三窟 · 中唐 · 張騫出使

         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,是“以郎應募”,即完全是自愿的。出使的規模也不小,因為道經匈奴,被匈奴羈留軟禁了10年,甚至給張騫娶了匈奴妻子,還有了孩子,目的當然是消磨其志,想讓他打消西行的念頭。“然騫持漢節不失”,信念一直存留。不過,他如何與匈奴上層周旋,使得匈奴人放松對他的監視,允許他舉家西遷,恐怕也不那么簡單。他不僅要帶上妻子和兒女,還要帶上他的副使堂邑父和其他老部屬,繼續他的西向大宛、康居、月氏之行。這個峰回路轉的過程,至少要有他的匈奴妻子參與,這也說明張騫的妻子不會是一般的匈奴出身。

          元朔三年(前126年)初,匈奴為爭奪王位發生內亂,張騫趁機和堂邑父逃回長安。從武帝建元二年(前139年)出發,至元朔三年(前126年)歸漢,共歷十三年。出發時是一百多人,回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。

          張騫第一次通使西域,使中國的影響直達蔥嶺以西。不僅是一次極為艱險的外交旅行,同時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學考察。自此,不僅西域同內地的聯系日益加強,而且中國同中亞、西亞,以至南歐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來,此誠之謂"鑿空"。

          二使西域

          元狩四年(前119年),在失去河西走廊后,匈奴向西北退卻,依靠西域諸國的人力、物力,與西漢對抗。漢武帝再任張騫為中郎將,率300多名隨員,攜帶金幣絲帛等財物數千巨萬,牛羊萬頭,第二次出使西域。此行的目的,一是招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東歸故地,以斷匈奴右臂;二是宣揚國威,勸說西域諸國與漢聯合,使之成為漢王朝之外臣。

         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,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。此后,漢朝和西域各國經常互派使者,大者數百,少者百余人。促進了雙方貿易的發展,形成了"商胡販客,日款于塞下"的景象。

          影響

          張騫不畏艱險,兩次出使西域,溝通了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,中國的絲和絲織品,從長安往西,經河西走廊,今新疆境內,運到安息(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),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(羅馬),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"絲綢之路"。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"鑿空",意思是"開通大道"。

          張騫被譽為偉大的外交家、探險家,是"絲綢之路的開拓者"、"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"、"東方的哥倫布" 。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,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、葡萄、苜蓿、石榴、胡麻等物種到中原,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。

          張騫怎么念

        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